摊铺施工现场。
2002年10月,扬州天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稳定土拌和场成立,从最初只有10名职工发展到现在的50名职工,产量从几万吨增长到连续4年保持60余万吨,2019年至2021年,平均每年实现产值近亿元。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拌和场每个人的辛勤付出。今年,扬州天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稳定土拌和场荣获“扬州市工人先锋号”称号。
1品质“守卫者”
近日,在扬州天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稳定土拌和场施工现场,场长刘晓旭详细询问施工进度。“不少人认为稳定土拌和场是一个封闭、单一的生产单位,实际上我们既是水泥稳定土生产单位,也是摊铺施工单位。我们首先要根据施工道路情况,测算出水泥稳定土用量,再根据要求进行配比、拌和生产,最后将这些材料运到施工现场进行摊铺。”刘晓旭简要介绍了稳定土拌和场情况。
近年来,扬州天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稳定土拌和场结合项目实际情况,日夜奋战、攻坚克难,承接了353省道扬州西段工程、枣林湾世博园道路工程、328国道改扩建工程等多个项目,围绕“建造精品工程”目标,高效高质完成建设任务。目前,该场施工范围已扩大至扬州、安徽等区域。
2进取“先行队”
“无论是生产还是施工,都不能有一丝马虎。生产材料时,要注意材料的配合比;施工时,要考虑施工的平整度和压实度等。”拌和场前场负责人俞桂彪说,为保证路基质量,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,最高纪录一天摊铺8000多吨水泥稳定土。
为提高职工技能水平,扬州天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稳定土拌和场每年都组织装载机、摊铺机、拌和楼、压路机、洒水车等特种设备的驾驶员,参加特种设备操作、保养培训。同时,组织员工参加二建、安全生产等培训,以及参加集团“红旗设备”“红旗手”等劳动竞赛,为企业更好发展奠定基础。
3绿色“践行者”
一个优秀的团队离不开管理者用心管理。2009年,刘晓旭担任拌和场场长,负责拌和场全面工作。从副场长转变为场长,刘晓旭压力倍增,为搞懂每一项工作,他每天带着问题深入生产、施工现场。他说:“不能等问题出现了再去解决,要尽力把工作重心向前移,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。”
近年来,由于国家严格管控能源开发,石料来源日趋紧张,加之仪征境内港口陆续关闭,运输成本随之增加,石料价格一路飙升。为缓解能源紧张压力,有效降低成本,刘晓旭想到了资源再生利用,将拆除下来的旧水泥路,通过破碎筛分一体化设备筛出石子,再按照标准进行拌和,实现二次利用。该举措于2019年开始实施,成效显著。